服务热线:0532-88721099(周一至周五:9:00 ~ 18:00)
【独家】解析悖论“互联网+不良资产”依然不成熟

【独家】解析悖论“互联网+不良资产”依然不成熟

2016-01-15 18:02:15 来源: 点金人 1693 0

过去的2015年有一个概念非常火,就是“互联网+不良资产”,以这个概念为指导市面上诞生了越来越多的不良资产线上平台,从年前的寥寥无几到年终的四十多家同台唱戏。此前也看过有文章对这些平台进行分门别类的分析,说的颇有一番道理。但在笔者看来,虽然这个领域已经看似争得头破血流,但实际上真正的赢家还不能确定。笔者认为,“互联网+不良资产”本身存在着一些悖论,若这些悖论没有被完全的解决,那么“互联网+不良资产”这个领域就依然不成熟。

悖论一:纯线上平台难以适应不良资产天性

不良资产自诞生以来,就伴随着风险不可控、价值不透明、信息不对称、流动性差等天生痼疾,这既是一种“智商过滤器”形成行业壁垒,另一方面也为一部分人带来暴利,很多人就是依赖这些不确定性来赚钱。而互联网的特点,则好像处处站在不良资产的反面,互联网信息交流非常便捷,甚至容易造成信息泛滥;网上彼此之间更加难以信任,普通商品都有大量假货充斥,更不用说风险高的不良资产了。

现在看看这些纯线上的互联网平台,他们大多数还是不敢公开项目方和处置方的详细信息。一方面,他们依赖这信息不对称来赚钱,另一方面,一旦公开了可能会出现跳单风险。互联网平台想完全做一个平台,搭台子吸引多方来平台上交易或委托,但却没有想过,一旦人家来过之后就发现不过一个普普通通的台子而已,只要认识了其他人脉,日后不再需要平台,也有可能发现平台上提供的合作方名不副实。这些都对平台的信息控制和资质管理提出挑战。

悖论二:线上与线下的结合问题

不良资产归根到底还是得线下去处置的,你必须现场查验抵押,去工商,去法院,去与债务人协商或起诉,这些都得真人现场去办,你不能一直在电脑后面完成。除非你不想处置只想再转一手卖了。而互联网平台只能想办法找他们认为可靠的处置方去处置,当然他们的水平可能都不足以判断处置方到底可不可靠。

以上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互联网平台本身缺乏线下处置经验。不良资产行业本身是很难得,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锻炼。再加上不良资产本来就是个小众行业,从业者规模不大,行家里手一般是从世纪初第一波那会进入的,现在他们年龄也都不小了。而“互联网+”是近年才刚刚兴起,对这些不良资产行业的人来说运营互联网未免太过生疏,而互联网人才们又可能从未接触过不良资产,这就导致了既懂互联网运营又懂不良资产处置的高水平人才是一定很稀缺的。在此基础上扩展开就是,既能很好的运营互联网平台又具备专业的线下处置技术也是很难的。这就导致了现在的平台大多只能依赖别人处置,而没有自己的行业竞争力,无法提供专业化的增值服务,也不能够精确的把握用户的痛点。他们目前能做的事情并没有很大的难度,形不成自身的行业壁垒,就很容易被模仿和超越。这也是我说“互联网+不良资产”这个领域依然不成熟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可能并不全面,欢迎高手指正,谢谢。

最新、最全的资讯尽在点金人:www.dianjinren.com

您可以输入500个字用户留言0

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

温馨提示

3秒后弹窗将自动关闭